据民政部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为683.3万对,比上一年减少了约81万对,创下民政部自1986年以来公布结婚数据的历史新低。 这是我国结婚登记数量连续第九年下降,也是唯一一个跌破700万对大关的年份。 与此同时,去年全国离婚登记量为213.9万对,比上一年减少了约159.4万对。 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。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近年来结婚登记数量的持续下滑? 结婚率下降又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和挑战? 如何提高适龄人群的结婚意愿和幸福感?
适龄结婚人口基数减少是首要原因
从人口学角度来看,影响结婚登记数量的主要因素是适龄结婚人口的规模和性别比例。 适龄结婚人口是指20-34岁的男女人口,这个年龄段是我国传统上认为最适合结婚的阶段。
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2020年我国20-34岁的男女性别比为111.2,即每100名女性中有111.2名男性。 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中,有超过1000万的男性找不到配偶。 从规模上看,2020年我国20-34岁的男女总人口为2.39亿,比2010年减少了1.06亿。 这主要是由于1990年代以后出生人口数量总体上逐步减少所致。 “在1982-1991年间,我国经历了新中国的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,而1990年出生人口数基本达到高峰,约在2500-2600万,随后的十年来逐步下降,到1999年,年出生人口数在1200万左右,当这批人口进入适婚年龄时,也就是最近若干年来,我国年结婚人口数量也逐年下降。 ”
婚姻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是重要原因
除了人口学因素外,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化也对结婚登记数量产生了重要影响。 从经济角度来看,结婚的成本和收益是影响人们结婚意愿和行为的重要因素。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所提高,但同时也面临着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。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,结婚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担,而且结婚后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。 因此,很多人选择推迟结婚或者不结婚,以保持自己的经济独立和生活自由。 从文化角度来看,结婚的价值和意义是影响人们结婚意愿和行为的重要因素。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,人们的婚姻观念和态度也发生了变化。 一方面,人们对婚姻的期待更高,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保障,而更看重精神层面的契合。 另一方面,人们对婚姻的容忍度更低,不再将婚姻视为一种终身不变的契约,而更愿意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我实现。 因此,很多人选择慎重结婚或者离婚重组,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伴侣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